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淄博市双创公园城发展服务中心景观环境设计 | ...
  •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自然中的校...
  • 同衡园林·学术观点 | 以生境营造为特色的展园...
  •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师生到风景园林中...
  • 为潍坊中央商务区建设贡献同衡智慧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绿色金融赋能生态环境保护:我国政策发...

  • 以历史遗存、文献记录与文人气质为营建...

  • 水毁公园的蝶变与重生——白浮泉公园景...

  • 生态安全 | 河南省三门峡市南山生态...

1234
  • 镜系天成,境由心生 | 清华同衡全程助力茶卡盐...
  • 为儿童而设计——清华同衡DFC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发...
  • 迎风击浪 进而有为 | 清华同衡2023年度工...
  • 尹稚:迎风击浪——我们的战略定力从何而来
  • 袁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 建构规划的底层逻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出版书籍 / 详细页
出版书籍

数字化视野下的乾隆花园

作者:王时伟、胡洁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20
简介

中国古代园林中,规模宏伟的帝王苑囿多选在自然条件优美,基地广阔的地点建造。如:辽代南京的琼华岛,金代中都甕山行宫,明代北京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和清代三山三园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等等。而私家园林一般多占地面积(十数亩)有限,像苏州“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扬州“何园”、“个园”等大多建筑在城市内,常与住宅相连,布局紧凑,婉约多姿。

乾隆花园采用私家园林造园手法,以建筑、游廊、山石等分隔空间,景点相联,活泼紧凑,变化有致。在建筑装饰方面,又与私家园林“不镬不雕,宁拙勿巧”的平面素淡雅风格迥然不同,和大量凭藉山野风光的皇家离宫也有区别。它既具有私家园林妩媚秀丽的庭园风貌,又与皇宫气氛相协调,两种风格巧妙结合。

乾隆花园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独特地位。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受到人们极大赞赏,正是由于设计者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古典造园理论。如对“嘉则收之、俗则屏之”这一理论运用的发展。如园内建筑大胆使用各色琉璃瓦,彩画纹样多样化,墙体的五彩石贴面等。是对“不镬不雕,宁拙勿巧”这一造园理论的具体突破。而在它所处环境下,这种突破显然是成功的,设计者独具匠心。大到全园布局,小至一门一窗、一物一景的安排,都仔细推敲,构思巧妙。对今人来说,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乾隆花园采用现代数字手段进行精细勘测、记录、研究,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对保护、研究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此书付梓之时距离项目结束已四年有余,四年前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已逐渐普及,书内所展示的数字化技术和成果也得到了检验,并于2014年获得国家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是不断进步的,继完成了乾隆花园项目之后,又在御花园和其他古典园林中不断探索新技术和方法,获得了更准确的三维数据,更好的展示效果。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和遗产监测技术都将应用于古典园林的保护和管理中。

紫禁城的古典园林,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对其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书籍目录

目录

序


乾隆花园数字化研究总论

一、乾隆花园营造史略

二、乾隆花园的地位和价值

三、乾隆花园造园意匠

四、基于现代测绘技术的北京故宫乾隆花园保护

五、总结


乾隆花园数字化测绘技术

一、工作背景

二、工作目标

三、工作依据

四、数字化测绘技术研究


乾隆花园园林艺术

一进院的空间布局

二进院的空间布局

三进院的空间布局

四进院的空间布局


专家访谈

孟兆祯先生谈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

郭黛姮先生谈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

王其亨先生谈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

韩良顺先生谈乾隆花园的山石艺术

茹静华先生谈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

楼庆西先生谈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

王贵祥先生谈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


附录         金界楼台思训画   碧城鸾鹤义山诗

               乾隆花园的点睛之笔:禊赏亭索隐


参考书目


后记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