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CENTER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为了风景园林建设进一步朝生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促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交流全国最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果,促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分会于2016年5月12-13日,在武汉市举办“2016年第17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交流会”,本次会议主题为“生态园林城市构建”。
各位专家在会上做主题发言,演讲主题包括中国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武汉园博会生态建设实践、海绵城市和集雨型绿地、城市绿道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和地脉与文脉的关系等,向与会人员分享对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思考以及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孟兆祯先生作题为《传承创新,时不可待》的主题发言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杨念东先生做题为《生态当总设计师——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生态建设实践》的主题发言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强健先生作题为《北京市建设集雨型绿地的研究与实践》的主题发言
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徐波女士作题为《背景·需求·思考·实践——绿道建设启示》的主题发言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高翅教授作题为《基于地脉与文脉特质的风景园林》的主题发言
在本次会议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水城市研究所马珂分享了《“乡愁贵州”概念性规划设计》的项目规划设计经验。风景园林三所王成业在分论坛二“生态修复研讨”版块中就《从棕地到城市绿色片区——淮北南湖片区景观规划》项目进行专题交流。
马珂就“乡愁贵州”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做主题演讲
王成业就淮北南湖片区景观规划项目做主题演讲
“乡愁贵州”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简介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清镇职教城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央及贵州省人民政府对该工作的有关批示,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在省水利水电学校附近以山水、田园、楼台、回廊、池塘、农耕等元素,规划建设一个山水“乡愁园”,营造一种乡愁文化,为职教城的学生的乡愁建设精神家园。
贵州省“清镇职教城”规划用地45.98平方公里。在未来五年里将入驻院校近30所,在校师生达到16-20万人。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汇聚于此。项目立足于职教城精神家园的建设,是整个职教城规划建设的重要补充。“乡愁贵州”主题园区位于贵州省清镇市清镇职教城核心区内,规划面积79.6公顷。
风景园林中心以“黔山贵水忆乡愁”为规划主题,将“乡愁贵州”园区场地分为“山水观景区、历史文化区、乡愁家园区”三个功能区:山水观景区主要依托现状山林资源,规划游步道,形成集登高望远、山林游赏、文化活动等内容为一体的区域;历史文化区作为体现贵州历史文化的平台,可进行文化演出、知识分享、学生集会等活动;乡愁家园区通过对现状村庄、稻田的改造,设置户外教学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营地及公共图书馆,创造青年学生的同乡交流场所。项目的规划建设传承了贵州历史文化,通过引入适宜的经营项目,继承和推广文化遗产;设计利用场地山水特色,服务于周边主要使用人群,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尝试通过景观项目的介入推动贵州的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在景观项目中综合文化、景观、山水、人文等多层次内容,呼应乡愁记忆,创建美好人居家园。
从棕地到城市绿色片区——淮北南湖片区景观规划项目简介
淮北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为淮海经济区腹心。淮北古为相城,依山而建,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越,是理想的人居场所。近代淮北因煤而兴,随着煤炭的开采,煤城崛起,城市中心大量土地因采煤塌陷成湖而无法使用,长期处于被搁置状态。现代淮北煤炭资源濒临枯竭,大量居民面临失业。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如何有效盘活土地,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如何利用好塌陷区造景,改善市民生存环境,提高居民日常生活福祉,均是转型中的淮北需要面临并解决的问题,是本次南湖片区景观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风景园林中心设计团队充分利用塌陷区不适合建设的湖泊水域及周边稳沉或尚未稳沉的废置土地,优先建设片区内的绿色公园体系及绿道慢行体系,优化景观格局,改善生态环境,重拾城市活力。目前南湖公园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随着南湖公园的景观效果已经初见成效,不仅带动了周边土地的升值,而且吸引了数万本地居民来园进行健走运动、休闲观光等活动,为市民提供了绿色、怡人的公共空间。
本次会议中,众多优秀景观设计师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的实践中对诸多理论思想和现实问题做了思考和总结,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会在多年的发展中,成为了风景园林行业人员展示交流、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简介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工作者自愿组成,学会宗旨是组织和团结风景园林工作者,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风景园林传统,吸收世界先进风景园林科学技术,发展风景园林事业,建立并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体系,提高风景园林行业的科学技术、文化和艺术水平,保护自然和人文遗产资源,建设生态健全、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